杭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19:50:19   浏览:962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杭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

市政府令第91号



1995年9月1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障公民健康,根据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杭州市卫生局是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的主管机关。 本市各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民航、铁路、市容环卫、交通、工商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暂行规定。 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负责禁止吸烟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 凡在杭州市市区范围内的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影剧院和歌舞厅、卡拉OK厅(室)、音乐茶座(室)、录像放映厅(室)、游艺厅;
  (二)体育比赛馆(场);
  (三)图书馆的阅览室、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的展示厅;
  (四)200平方米以上的商店(场)及购物场所;
  (五)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等候室;
  (六)医疗机构的候诊室、诊疗室、病房;
  (七)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课室、礼堂、会议厅(室)和设有空调设备的办公室;
  (八)托幼机构的幼儿活动场所、室内儿童活动场所;
  (九)设有空调设备的餐饮厅(室)、经营场所;
  (十)根据实际需要,由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可设置吸烟区。
  第四条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以及市区道路、广场等其他所有公共场所和建筑物上,一律禁止设置烟草广告。
  第五条 报刊、广播、电视、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市容环卫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应当积极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劝阻吸烟的社会宣传。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第六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订和执行本单位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对在禁止吸烟范围内的吸烟者,经警告仍不听劝阻的,处以20元罚款;
  (二)做好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
  (四)在禁止吸烟场所内不得设置吸烟器具,不得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志和物品。
  第七条 在禁止吸烟场所内,被动吸烟者有权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公民有权要求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履行本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职责。公民有权向市或区卫生局举报违反本暂行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每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销售香烟的企业(含个体摊档)停售香烟一天。 第九条 对违反本暂行规定的禁止吸烟场所的所在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对违反本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一项、第二项的,处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对在禁止吸烟范围内吸烟者不加以制止的,处以500元罚款。
  (二)对违反本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项、第四项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对违反本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条 对违反本暂行规定,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或者在公共场所和建筑物上设置烟草广告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处以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责令设置者拆除广告或强制拆除。
  第十一条 作出行政处罚时,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应当开具杭州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罚款一律上缴财政。
  第十二条 对拒绝、阻碍卫生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四条 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纪,秉公执法。对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暂行规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暂行规定自1995年9月20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

教育部


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

1982年2月27日,教育部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热爱专业,学好理论知识和技能。
四、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积极参加劳动。
五、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遵守社会公德。
六、诚实谦虚,尊敬师长,尊重职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令,保守国家机密。
八、听从祖国召唤,服从组织安排。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招收飞行学生实施办法

民航局 国家教育委员会 公安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招收飞行学生实施办法

1989年6月30日,民航局、国家教委、公安部

依照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八七年四月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结合民航飞行学院特点制定中国民航招收飞行学生的实施办法如下:
一、招生对象和任务
招生对象为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男性学生(外语限学英语),年龄在十六至十九周岁(按招生当年的公历八月三十一日计算)。招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数额,按当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的民航局所属高等学校招生来源计划执行。
二、招生时间
每年招生,从三月初开始宣传动员,组织报名和预选工作。三月至四月进行体格检查、心理学选拔和政治审查(以上工作,各地根据情况也可提前进行)。七月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八月初录取,九月五日前新生入校。
三、宣传动员
招生的宣传动员工作,由民航各航空公司招飞办公室负责,并与生源所在地的招生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民航飞行学院向各地提供《民航飞行学院招生简章》、《民航飞行学院招生宣传提纲》、《报考民航飞行学生身体条件自荐标准》、《学生报名登记表》、《政审表》等材料。宣传动员要贯穿招生工作的始终,紧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要针对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反映做好工作,解除他们的疑虑,端正学生的报考动机,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积极报名。
四、报名
报考民航飞行学院的学生在所在中学报名,填写《报考民航飞行学院登记表》。学生填写报考志愿时要明确专业,并注明是否服从分配。
五、体检和政审
报名的学生经中学审核推荐,参加体格检查。由民航各航空公司的招飞办公室组织进行体检。
招收飞行学生的体检工作,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卫生部门领导,分初检和复检两级进行。在体检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学选拔。体检条件按《中国民航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条件》执行。体检表必须贴学生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
经体检合格学生的政审,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领导,各航空公司招飞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各有关学校协助进行。政审条件按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空勤学生、乘务员政治条件的规定》执行。各地公安机关、学校、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及乡政府、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应积极给予协助,提供准确情况和证明材料。
六、文化考试
经体检、政审合格的学生,由学生所在学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有关规定,组织参加理工农医类统考,外语限考英语。为便于民航提前得到考生的成绩,这些学生应尽量集中统一编号或编排考场。民航各航空公司招飞办公室在取得体检、政审合格学生的高考成绩后,应从高分到低分编造名册,速报中国民用航空局招飞办公室,以便研究确定录取分数线。
考试成绩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通知学校和考生本人,不公布。
凡报考民航飞行学院的学生,同时可兼报其它理工类院校志愿。
七、录取
根据招收飞行学生的特点,民航于八月五日前录取新生。录取前必须进行肝功和乙肝表面抗原等项复查,异常者不予录取。凡体检、政审合格的学生,有关省、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应提供档案。
民航飞行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由民航局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成绩和招生计划情况确定。对文化统考成绩达到民航规定录取分数线以上的学生,由民航飞行学院根据各航空公司的招生计划,按运输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驾驶专业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对获省级以上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体育竞赛优胜者录取,按国家教育委员会有关规定执行。
在某些地区按计划录取不能保证基本质量时,调整到其他省、市录取。
八、新生入学及复查
新生持民航飞行学院录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到民航飞行学院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新生入校后,学院应在三个月内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身体复查。经过复查,注册的,即取得学籍。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即应严肃处理。
九、组织领导
招收飞行学生工作,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统一部署领导下,由有招飞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招生部门和民航各航空公司组成招生领导小组,办理招生工作。录取飞行学生的各项审查工作由民航飞行学院负责。
十、其他
招收飞行学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延续时间长,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实事求是,严格遵守招生纪律和政策,坚决杜绝不正之风。参加招生的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招收飞行学生的工作。
本实施办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