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国酒茅台”异议之法理/张生贵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2:54:02   浏览:904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N”格式的商标核准之局开不得
              ------析“国酒茅台”异议之法理


文 张生贵


  背景:“国酒茅台”通过初审,吹响转正号角
   2012年7月20日,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申请的“国酒茅台”四个商标通过国家商标局的初步审查,进入公示期,经过三个月异议期无人提出异议的话,国酒茅台文字及图文、字母组合商标即核准注册,从网上查知,此前有多家白酒企业对茅台酒厂申请国字头商标持反对态度。资料显示,早在2001年9月6日,贵州茅台就开始申请“国酒茅台”商标,此前6次申请均无果而终,2012年7月20日第1320期公告初审通过尚属第一次。
标准:国字当头的酒品谁说了算?
2010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了《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其中第三部分对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规定为: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应当严格按照以下标准审查:一、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作为商标申请,或者商标中含有“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的,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为由,予以驳回。二、对带“国”字头但不是“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组合的申请商标,应当区别对待。对使用在指定商品上直接表示了商品质量特点或者具有欺骗性,甚至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或者容易产生政治上不良影响的,应予驳回。对于上述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应当从严审查,慎之又慎,通过相关审查处处务会、商标局审查业务工作会议、商标局局务会议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委务会议研究决定。
疑问:“过”与“驳”的理由和标准在那里?
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前几次“国酒茅台”商标均被驳回或无效,同样带“国”字的“国酒茅台”商标为何这次顺利通过初审并公告,商标局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前几次驳回也没有理由,此次初审公告同样没有任何理由,一驳一过之间究竟差在那儿,谁也弄不清楚。
分析:能否核准注册尚有许多障碍
  《商标法》第十条禁止了十项不得作为商标的具体内容,“国酒茅台”商标疑有该条第(一)(七)(八)项情形,同时,依据《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第三部分规定的情形,针对“国+商标指定商品名称”组合型商标,以其“构成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缺乏显著特征”和“具有不良影响”为由,予以驳回,有专业人士称,这项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国+通用名称,比如“国+酒”组合,这两个字显然缺乏显著性,如果加上另一个消费者已经熟悉的“茅台”二字,组合成4个字,且通过长期使用,已为消费者广为熟知,不会让人产生误会,依据《商标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例外”,“国酒茅台”能适用这一条。
  笔者有不同意见,从商标法及配套规定看,目前“国酒茅台”能否核准注册,还有很多法律障碍。如果其他同类企业提出异议,就会引起或产生较大争议。茅台在现有条件下是中国高档酒品,但不能保证将来其品质和市场地位是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预测,冠以国字头酒品,意味着茅台酒成为国品酒类,一旦核准注册,相当于商标局给茅台酒厂一把利剑,她可以随意挥舞,斩向任何一家以国字头宣传(且不论合法与否)的酒类,比如此前五粮液打出的“国五液”,西凤酒宣传的“国典凤香西凤酒”,汾酒的“国藏汾酒”,泸州老窖广告的“国窖1573”,意味着这些品牌的类似商品均不得使用“国”贴。
路径:曲线求国贴,此招路漫漫


  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为获准“国”贴,多年来通过狂势宣传“国酒”的方式,在消费市场深入人心。并且还通过涉入公益的方式,将国酒之词冠入社会,不失时机地标榜国酒身份,引多方关注。
  虽然茅台酒一直被贵州茅台酒厂冠以“国酒”的称号进行宣传,但“国酒”称号因无法得到法定程序的认可,其宣传也一直语焉不详,其他同类企业多有指责,“国酒”代表中国酒的最高荣誉,茅台酒在国内外的声誉毋庸置疑,但未经官方确认,仅有自诩“国酒”,明显带有广告法规定的误导或欺骗性,也有一定成份的自我夸大。
  商标法规定来看,商标的定义是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同其他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标志。商标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从法律上确立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保障商标功能的正常发挥,有效地发挥商标在现代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国家对商标权的形成、商标权的确认、商标权的运用、商标权的保护、与商标权相对应的义务的履行,都要实施必要的管理,建立商标管理秩序。商标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区别性,人们可以根据商标来区别商品和服务的不同来源。商标是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的,消费者借以识别和选购商品,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因此在商标立法中必须保障商标的功能正常地发挥,不得有悖诚信原则,运用商标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误认、误购、在利益上受到损害。由此可见,“茅台”标识足以让消费者区别与其他酒品的不同产地和来源,如果贴上“国”字,非但有违商标法立法宗旨,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除了提高身份或价格以外,与酒品及质量没有任何关系。
  通过曲线求贴的手法,也不符合《商标法》第十一条规定。茅台酒的良好声誉来源于特定的地理标志,而“国酒茅台”有可能覆盖到果酒、葡萄酒、烈酒、啤酒等等酒第三十三类酒品,定会产生误导公众之不良后果。
  按照商标局的评审标准及相关规定,对首字为“国”的商标,应当通过相关审查处处务会、商标局审查业务工作会议、商标局局务会议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委务会议研究决定。“国酒茅台”商标曾被多次驳回注册申请后,今次获得初审公告,总要有一定的理由,理由是什么应及时公开,方便公众监督。
  不管怎样对“国+N”类商标的注册应当从严审查,任何类别的产品,其良好的声誉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质量基础之上,想方设法通过戴顶红帽或国帽,以此达到驰骋商品流通市场,难免质疑声不断,商标局也应当从大局出发,防止因申请人的财大气粗而屈就,使法律规定和商标秩序的规范成为虚无。

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十五条 可保护的客体
1.任何能够将一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的标记或标记组合,均应能够构成商标。这类标记,尤其是文字(包括人名)字母、数字、图形要素、色彩的组合,以及上述内容的任何组合,均应能够作为商标获得注册。即使有的标记本来不能区分有关商品或服务,成员亦可依据其经过使用而获得的识别性,确认其可否注册。成员可要求把“标记应系视觉可感知”作为注册条件。
5.在有关商标获注册之前或即在注册之后,成员应予以公告,并应提供请求撤销该注册的合理机会。此外,成员还可提供对商标的注册提出异议的机会。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第六条之三〔商标:关于国徽、官方检验印章和政府间组织徽记的禁例〕(1)(a)本联盟各国同意,对未经主管机关许可,而将本联盟国家的国徽、国旗和其他的国家徽记、各该国用以表明监督和保证的官方符号和检验印章以及从徽章学的观点看来的任何仿制用作商标或商标的组成部分,拒绝注册或使其注册无效,并采取适当措施禁止使用。(b)上述(a)项规定应同样适用于本联盟一个或一个以上国家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徽章、旗帜、其他徽记、缩写和名称,但已成为现行国际协定规定予以保护的徽章、旗、其他徽记、缩写和名称除外。 (c) 本联盟任何国家无须适用上述(b)项规定,以免损害本公约在该国生效前善意取得的权利的所有人。在上述(a)项所指的商标的使用或注册性质上不会使公众理解为有关组织与这种徽章、旗帜、徽记、缩写和名称有联系时,或者如果这种使用或注册性质上大概不会使公众误解为使用人与该组织有联系时,本联盟国家无须适用该项规定。(2)关于禁止使用表明监督、保证的官方符号和检验印章的规定,应该只适用于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包含该符号或印章的商标的情况。(3)(a)为了实施这些规定,本联盟国家同意,将它们希望或今后可能希望、完全或在一定限度内受本条保护的国家徽记与表明监督保证的官方符号和检验印章的清单,以及以后对该项清单的一切修改,经由国际局相互通知。本联盟各国应在适当的时候使公众可以得到用这样方法通知的清单。但是,就国旗而言,这种相互通知并不是强制性的。(b)本条第(1)款(b)项的规定,仅适用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经由国际局通知本联盟国家的徽章、旗帜、其他徽记、缩写和名称。(4)本联盟任何国家如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通知后十二个月内经由国际局向有关国家或政府间国际组织提出。(5)至于国旗,上述第(1)款规定的措施仅适用于1925年11月6曰以后注册的商标。(6)至于本联盟国家国旗以外的国家徽记、官方符号和检验印章,以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徽章、旗帜、其他微记、缩写和名称,这些规定仅适用于接到上面第(3)款规定的通知超过两个月后所注册的商标。(7)在有恶意的情况下,各国有权取消即使是有1925年11月6日以前注册的含有国家徽记、符号和检验印章的商标。(8)任何国家的国民经批准使用其本国家国徽记、符号和检验印章者,即使与其他国家的国家徽记、符号和检验印章相类似,仍可使用。(9)本联盟各国承诺,如未经批准而在商业中使用本联盟其他国家的国徽,具有使人对商品的原产地产生误解的性质时,应禁止其使用。(10)上述各项规定不应妨碍各国行使第六条之五3款第(3)项所规定的权利,即对未经批准而含有本联盟国家所采用的国徽、国旗、其他国家徽记,或官方符号和检验印章,以及上述第(1)款所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特有符号的商标,拒绝予以注册或使其注册无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


通知
各区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望即照此办理。
《实施细则》对我市出国任务的审批和出国人员的审查办法,较前有所改进,各部门、各区县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相对地加重了。市委、市人民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办理出国任务审批和出国人员审查工作中,认真贯彻少、小、精的原则,保证出国人员的质量,注意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出国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

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
国务院颁发国发[1981]44号《关于派遣临时出国团、组、人员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以来,我市审批出国任务逐步走上正轨。各有关部门本着少、小、精原则选派出国团、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审核层次多、时间长,不能如期派出的问题,不仅有失信誉,而且贻误
时机。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本着少、小、精的原则,对一般性的出国参观考察要严格控制,对经济贸易方面的日常业务往来,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缩短报批时间。
二、为减少审批层次,实行控制出国经费额度、分级审批、归口管理办法。
1.下列出国事项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①我市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全年(或半年)计划。
②有区、县、局领导(正副职)以上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知名人士参加的出国团、组。
③派遣常驻国外人员。
④其他重大的出国任务。
2.下列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归口审批:
①外贸推销、展销、市场调研(包括工贸结合)、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与合作经营、合作生产、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出国劳务、对外经济援助等经济贸易团、组、人员。
②需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的经济贸易团、组、人员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主管副市长审批。
③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规定,需报国务院业务归口部门审批和备案的经济贸易团、组、人员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3.下列出国事项由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①科学技术(包括医学)考察、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科技和专业学术会议、讲学、共同进行科研等,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②教育代表团、考察团、组、人员,校际往来(交换留学人员、教师、学者)、派出医疗队、派遣出国留学人员(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等,由市文教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按国务院国发[1981]13号文件规定办理,其中到国外进修的教学、科技、业务骨干(如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优秀运动员、文艺骨干、机关工作业务骨干等),由市文教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属于公安局办理出国审批手续的
,市公安局每半年向市外事办公室报一次人数和情况。
③党、政、工、团友好访问和其他出国团、组、人员,由市外事办公室归口审批。
④派往港澳地区、未建交国家、与我国关系出现不正常情况的国家的团、组、人员(包括经济贸易团、组、人员),经归口部门审核后,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⑤经济贸易团、组、人员以外的,需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出国事项,市外事办公室审核后上报主管市长或副市长审批。
⑥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规定,需报国务院业务归口部门审批和备案的出国事项(不包括经济贸易团、组、人员),经市外事办公室核准后由归口部门上报。
⑦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的由我市选派出国人员的任务,由市外事办公室统一掌握。各单位接到这类通知后,报市外事办公室,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办理:
(1)除事先与我市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的以外,根据谁开口子谁出钱的原则,均应由中央组团部门负担出国所需人民币和外汇(制装费除外)。
(2)不用地方外汇和人民币的,按规定办理出国人员审查手续。
(3)使用地方外汇和人民币的,需报归口部门审批后办理出国人员审查手续,人数和外汇纳入归口部门的全年计划。
三、制定和执行我市派遣出国团、组、人员计划。
1.计划的制定和报批程序:
各有关区、局制定本系统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全年计划(出国任务、人数、前往国家或地区、停留时间、外汇来源和数额)报归口部门审核,市外事办公室汇总,并根据上年度出国经费使用情况和当年的财政状况提出全年出国资金控制额度,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2.计划的执行:
我市全年派遣出国团、组、人员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将有关指标,主要是可用于出国的资金额度下达到各归口部门掌握执行,半年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一次计划执行情况,并抄送市外事办公室,由市外事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
3.计划的调整:
各归口部门在执行计划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国项目、出国人数等,但不得超出市人民政府审定的出国资金总额度。超过总额度后,该归口部门即无权再审批任何出国团组,必须逐个报市外事办公室或市人民政府审批。审定的资金总额度没有用完的,可以转入下年度使用。
四、选派和审查出国人员工作。
1.各级党委在选派和审查出国人员时,要认真掌握条件。出国人员的条件是:热爱祖国,政治可靠,历史清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作风正派,遵守纪律;业务对口,身体健康。要全面认真地进行审查,严格把关,反对不正之风。
2.政审分工:市管干部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委审批,其中区、县、局正职以上和知名人士,由分管部、委的市委书记审批。非市管干部由各区、县、局党委负责审批。市外事办公室根据市委有关部、委和区、县、局党委的政审表,统一发《市人民政府出国人员审查批件》,并负责
“批件”管理。
为外交部驻外使领馆选派的服务人员,由市外事办公室负责审批;对外劳务项目选派出国的工人(含船员),由市对外经济联络局审批,发市人民政府出国人员审查批件。

3.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等以上的科技人员,因探亲、定居、继承产业等事宜,申请出国或赴港澳地区的,要贯彻防止我市科技人员外流的精神,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认真研究,从严掌握;对确能离开工作岗位的,由所在单位逐级政审并上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
委同意后,送公安机关审核办理。
4.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等以上的科技人员申请到国外进修,已取得国外学习、生活的全部经费保证书的,由所在单位先进行政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按中共中央中发[1982]20号文件和国务院国发[1981]13号文件规定办理。
5.根据外交部(1978)部领三字第397号文件规定,临时出国人员一次审查批准,有效期限三年。在有效期内因工作需要再次出国的,如未发现不宜出国的问题,一般不再政审,但仍要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委和区、县、局党委同意后才能出国。
五、派遣出国团、组、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仅在国内有审批手续,而且申办外国签证也需一定时间(各国规定的时间不同,一般需一个月)。因此派遣部门要提前办理,各级办事部门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职责分明,互相配合,务使出国团、组、人员按时派出。
六、过去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出国人员审查办法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1982年5月8日

关于颁布《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煤炭部


关于颁布《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1996年7月11日,煤炭部

有关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直管矿务局(公司)、部属煤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为了加强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其他各类煤炭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可参照执行。

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加强煤炭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的中专人才,特制定本规定。
二、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是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律,依据中专学校的任务和工作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总结煤炭中专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教学管理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教学管理必须适应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立足煤炭,面向社会,要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本教学管理规定包括:总则、教学文件与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师业务管理等五个部分。

第二章 教学文件与教材管理
六、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学全过程的依据。
(一)指导性教学计划,由煤炭部科教司根据中专性质、任务,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等要求组织制定。通常由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学制、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课程教学时数、实践性教学、生产劳动、考试考查及教学计划表等要素组成,各部分均应有必要的说明。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由学校根据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按照改革创新的原则制定。
1、实施性教学计划由专业科(包括不设“专业科”学校的专业教研室、组)拟定初稿,教务科组织初审和平衡,教务副校长复审,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和省教委备案后执行。
2、实施性教学计划的项目和格式应与指导性教学计划相同,并必须有文字说明。
3、实施性教学计划,应保证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合理的开设顺序和所需课时,安排好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4、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等与指导性计划有较大变动时,必须超前一个学期提出改革方案计划和相应的课程、实习和设计大纲等,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对于增设新专业或调整专业方向,创办符合社会需要,而又无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新专业或对指导性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有较大差别的专业,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和要求,参照同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调查研究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计划规定
的内涵和格式,制订本专业的试行计划,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并报省、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四)每学年招收新生所开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在每年五月三十一日之前制订完毕。该计划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动,但允许学校在课程顺序和学时安排方面作适当调整。调整意见由专业科在执行前两个月提出,经教务科审查,教务副校长批准后执行。
七、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以课程为单位,以纲要形式编制的重要教学文件,是选编教材、装备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及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一)课程教学大纲由制订大纲的依据、指导思想、课程性质、任务、要求、课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内容等部分组成。凡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均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务副校长和教务科必须持有全校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科(室)主任、教研组长要有本科、本组所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要有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
(二)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一般应采用国家教委颁发的通用教学大纲,专业课一般应采用煤炭工业部科教司颁布的教学大纲。
(三)国家教委和煤炭工业部科教司颁发的教学大纲,若不适合本校实施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要求,学校应组织制订实施性教学大纲;若某些课程尚无统一制订的教学大纲,学校应制订试用性教学大纲。实施性和试用性教学大纲,由教研组织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涵和格式制订,经教学科和教务科审核,教务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四)任课教师必须认真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本着改革精神,执行中允许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有关教学内容可作适当增删,但需经教学科(室)和教务科批准。
八、实习大纲
实习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各种实习均应有相应的实习大纲,它是进行实习和评价效果的依据。其内容主要有:
(一)实习性质。指出本次实习属于上述五种实习中的哪一种。
(二)实习任务。指出本次实习在实现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即培养学生哪些实践知识和技能。
(三)基本要求。指出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方面应达到的程度。
(四)实习内容。指出本次实习所应进行的实习项目及其具体内容。
(五)时间分配。指出本次实习的总时间及各项实习内容所占用的时间。
(六)实习成绩考核及其他注意事项。凡有统编实习大纲的,应采用统编实习大纲。若没有统编实习大纲的,由专业科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编写,经教务科审核,教务副校长批准后执行。
九、设计大纲
根据设计性质和任务的不同,设计可分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种,各种设计均应有设计大纲,它是进行设计和评价效果的依据。
(一)课程设计大纲的基本内容是: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原则,设计题目的原始条件,设计的内容及范围,说明书及图纸的要求,设计过程的组织及时间安排等。
(二)毕业设计大纲的基本内容是: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原则,设计题目的主要原始资料,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要求及深度,说明书、计算及图表的要求,设计图纸的数量和质量标准,主要参考资料、工具书及进度时间安排等。
(三)凡有统编设计大纲的,应采用统编设计大纲。没有统编设计大纲的,应由专业科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编写,经教务科审查,教学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十、指导书
指导书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按其性质可分为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和设计指导书三类。
(一)实验指导书由实验人员或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其基本内容是:实验名称、目的与要求,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实验设备、仪表和材料,学生通过实验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等。必要时,尚可提出思考题,以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验指导书应在实验前一周发给学生,没有实验指导书的不得进行实验。
(二)实习指导书是由有关教研组根据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结合实习场所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经专业科主任审定后执行。其基本内容是:本次实习的内容,完成实习任务的方法、步骤、时间分配,实习操作的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对实习报告的要求等。同时,提出必须复习的教材内容和阅读的参考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思考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实习指导书应在学生实习前一周发给学生。
(三)设计指导书由有关教研组根据设计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编写,经专业科主任审定后执行。其基本内容是:说明书编写的内容和方式,计算使用的公式,各种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应完成图纸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介绍和查阅方法等。课程设计指导书应在学生设计前一周发给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书应在学生毕业实习前发给学生。
十一、学期授课计划
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以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对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所作的具体安排。它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一)任课教师应了解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认真编写。于上学期放假前一周完成。报教研组讨论,教学科(室)或教务科审核,教务副校长批准后实施。授课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如确需变动时,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二)课程相同、而授课时数不同的班级,应分别编写学期授课计划。
(三)学期授课计划应一式四份:任课教师、教研组、教学科(室)和教务科各一份。
(四)对学期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应每四周检查一次,教务科组织重点抽查。每次检查应有记录,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依据之一。
(五)学期授课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授课时数分配表。把学期授课总学时按讲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讨论课、实验课、实习课、测验和机动等进行合理分配。
2、编写说明。其内容有:(1)编写授课计划的依据。(2)教学目的和任务。(3)“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4)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5)课程总授课时数、本学期授课时数和下学期授课时数。(6)简要分析课程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
3、授课计划表。其内容一般有:(1)周次,应与校历一致。(2)时数,按两学时(一堂课)划分为一个单元。考虑节假日和运动会停课等影响,应留有2~4学时的机动时间。(3)内容提要,即两学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题目。(4)重点与难点。
(5)课外作业,填写作业题数及学生完成作业预计所需时间。(6)教具、参考书和辅助教学活动。
十二、教材管理
教材是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学校要重视教材管理及建设工作,并配有专人负责。
(一)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使用教材计划。应首先选用国家教委或煤炭工业部科教司统一组织编印的教材。无统编教材时,可选用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其他教材,但需教研组集体讨论同意。对于难以选到适用教材的课程,学校应组织编写试用教材或讲义。鼓励教师根据教改需要,编写试用教材或讲义。
(二)需要自编教材或讲义时,应经教研组讨论,拟定编写大纲,落实编写人员和定稿日期,提出编写计划,由教学科(室)和教务科组织审查,报教务副校长批准后实施。
(三)教材计划必须在开课前一个学期提出,由教研组长和教学科(室)主任签署意见,经教务科审查汇总,报教务副校长审批后组织预订、采购或编印。要做到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材或讲义,确保在开课前发到学生手中。
(四)教材一经选定后,一般不得改变,若确需改用其他教材时,必须经教务副校长批准。
(五)学校应抓好教材建设工作,创造条件让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参加编审工作。应鼓励教师编写必要的补充讲义,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科技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十三、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依据。为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进行,保证教学各项任务的完成,学校必须重视教学工作计划的管理。
(一)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按学期制订,计划应明确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力求重点突出,职责分明,措施具体得当,并应附有教学工作安排表,包括主要活动内容、完成时间、参加人员、负责人等。排表,包括主要活动内容、完成时间、参加人员、负责人等。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务副校长拟定,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后执行,于新学期开学时发到各部门,并传达到全体教学人员。学校应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学期结束时要做好总结。
(二)教学科(室)教学工作计划
各教学科(室)应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应简明扼要,并附有按周的工作安排计划表。
教学科(室)教学工作计划,由科主任于开学后一周内提出,经教务副校长审批后执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学期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三)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按学期制订,由教研组长提出,全组教师讨论,科主任审批后实施。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是安排本组的教研活动,可用表格的形式按周编制,其内容一般为:周次、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时间、主持人和实施情况等。教研组活动要有考勤、有记录、有总结,要保证时间,每周不得少于两学时。
学校和教学科(室)要定期组织检查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实施情况,作为评价教研组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做好小结。
十四、教学常规业务管理
(一)校历
1、校历是学校安排教学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基本依据,应按学年用表格的形式编制。
2、教务科应在每年五月底编制出下一学年度的校历,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印发到各部门和教师。
3、校历的主要内容:
(1)学年和学期的起止时间;
(2)每学期教学活动周数及年、月、日的具体日历;
(3)寒暑假起止时间;
(4)开学、注册、入学教育、军训、校运动会、公益劳动、毕业教育的日期和法定节、假日。
(二)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是每学期对各班级教学活动作出的具体安排。
1、教学进程表应包括班级名称、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姓名、本学期课程总学时数以及按周次、课程、各周时数、教学实习、公益劳动、考试课程及日期等内容。
2、教学进程表,由教务科会同专业科根据校历、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制。编制时应妥善处理好各课程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班级周学时应控制在24~28学时之间。
3、下学期教学进程表应经教务副校长审批,并在放假前四周编好,印发给各部门和教研组,并作为任课教师编写学期授课计划的依据。
4、教学进程表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三)教学任务表和教师教学任务书
教务科应根据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将下学期各班级开设的课程名称、开课周数、周学时数、总学时数以及使用教材等编成教学任务表,于每学期第12周以前分别下达到各有关教学科(室)。
各教学科(室)将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安排到各有关教研组,教研组应统筹兼顾、择优、合理安排任课教师,经教学科(室)主任同意,教务科审核、汇总,报教务副校长审批后,由教务科于放假前两周给教师下达教学任务书。
(四)排课、调课与停课
1、排课(课程表)
新学期教学进程表和任课教师确定后,由教务科编排出班级课程表和任课教师课程表,经教务科长审批后,班级课程表在新学期上课前发到班级,任课教师课程表和教学任务书一起于放假前发到教师手中。
(1)编排课程表时,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效果和课量负荷的均衡,同门课程在一周内的授课时间要适当分散。
(2)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应排在上午,实践课和艺体课一般排在下午。
(3)一般应安排教师单班授课,上合班课须经教务科长同意。每周授课在10学时及以下的教师,不得安排上合班课。
2、调课
(1)课程表一经排定公布后,不得轻易变动。因特殊原因必须调课时,任课教师应在三天前提出,并填写《调课申请单》,经教研组长同意,报教务科批准后下达《调课通知单》,方能调课。
(2)因故必须由他人代课时,由教研组提出,教学科(室)主任批准,报教务科备案,方能代课。
(3)若未按上述规定办理手续,私自调课或代课者,应按教学事故处理。
3、停课
为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得随意停课。因故必须停课时,要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任何个人无权决定停课。课表列出的自习课与上课同样重要,必须予以保证,学校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搞其他工作或活动。
(五)教室日志
教室日志是反映学生出勤情况、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计划情况,复核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原始记录。教室日志由教务科统筹管理。
(1)教室日志的内容一般有: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提要、课外作业数量、课堂纪律、学生出勤和教师参加辅导情况等。
(2)任课教师每次授课后均应严肃认真地逐项填写;每次辅导要及时签名。
(3)排入课程表的实践性教学,也应记入教室日志。
(4)专业科每周检查一次,教务科至少四周检查一次各班级的教室日志,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和检查教学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了解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六)教学质量检查
教学质量检查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学校应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检查制度,以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
1、日常教学检查制度。
(1)教案检查制度:教研组应每月检查一次本组教师的教案和教学进度情况,并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教案质量分析。教务科每学期抽查一次教案,并作好记录,定期组织优秀教案展评工作。
(2)听课制度: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校长每月听课不得少于2次,教务副校长不得少于3次,教务科长和教学科(室)主任不少于4次,听课要有记录,要与教师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要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检查作业制度:主要是了解学生负担的轻重和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教研组在全学期内,应对本组全体任课教师至少检查一次。教务科和教学科(室)要定期进行抽查。
(4)检查辅导制度:为了促进任课教师按时到班级进行辅导,学校可实行教师辅导签到制度。
(5)召开学生座谈会制度:专业科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务科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校各班级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班级多的学校可分次召开),听取学生对任课教师及有关部门的反映,并把学生意见转达给教师或有关人员。每次座谈会要有记录。
2、集中教学检查
学期初,检查各教学科(室)、教研组和教师的开课准备工作。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教案和备课情况以及其他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期中,全面检查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等。期末,重点检查教学计划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考试、考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写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七)教学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一般分为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
1、教学文书档案的主要内容
(1)上级及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决议、通报、指令、批复、条例、规定、制度等。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3)教务科和教学科(室)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4)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评估的总结。
(5)学校教学工作的各种上报材料。
(6)教学改革方案和总结。
(7)其他有保留价值的教学管理材料。
教学文书档案由教务科负责收集,按学年建档,交学校档案室保管,并可另立副本由教务科保管。
2、教学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1)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及执行情况说明。
(2)教材使用情况说明表。
(3)校历。
(4)学期教学进程表。
(5)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学实验开出项目汇总表。
(6)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试题、标准答案、试卷分析表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任务书等。
(7)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
(8)各门课程的学生成绩记载表。
(9)教室日志、教学进度检查表、学生考试试卷、一定数量的实习、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教学业务档案由教务科负责收集、整理,按专业、年级建档。
3、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1)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和完成教学任务情况登记表。
(2)有关教学质量、业务水平的考核材料及奖惩材料。
(3)进修计划、进修成绩和各种业务、技术培训的材料。
(4)个人撰写的专著、论文、经验总结和编写的教材、参考书及教研、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等。
(5)学历证书复印件、任职资格、聘约等材料。
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由教务科负责收集、整理,按个人档案建档和保管。教务科应有人具体负责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4、学生学籍档案的主要内容
(1)学籍卡。
(2)招生办公室批准的录取名单。
(3)保留入学资格、休学、复学、退学、转学、留级、跳级及奖惩等文件。
(4)在校学生人数变动统计表等。
学生学籍档案由学生科或教务科负责收集,学籍卡按班级建档,其余材料按学年建档,学生毕业后交学校档案室保管。
(学生学籍管理制度,遵照国家教委教职〔1994〕4号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章 教学过程管理
十五、理论教学管理
理论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教书育人、管教管导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融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备课
备课是授课的必要条件,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1、任课教师应了解授课班级的专业教学计划,熟悉、掌握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所任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掌握所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和体系,把握所教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确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还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吸取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充实教学内容。
3、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
5、编写教案
(1)任课教师在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学期授课计划规定的内容编写教案。每次课(以两个学时为单位)编写一个教案。
(2)教案一般要有一周的储备量。
(3)教师不准无教案上课,也不得使用旧教案上课。
(4)教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课题、课时、教学目的、任务、导入新课的方法、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具(或教学手段),授课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课外作业与习题,课后教案实施情况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二)授课
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任课教师应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集中精力上好每一节课。
1、教学目的要求明确,不仅要有明确的业务知识方面的要求,还要有明确的业务培养及训练要求,也要有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深浅适度。
3、教学方法恰当。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注意启发学生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培养思维创造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组织严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做到教书育人。
5、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通俗易懂。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要有能力训练及练习的内容要求,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
2、作业的次数和分量要适当,难易适度,同课程同专业各班作业要统一。除基本作业以外,可留少量较难的或综合性的作业,供学生自由选做。
3、布置作业时,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作业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培养学生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4、教师要认真、及时进行作业检查,不合格的作业应退回重做,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依据。
5、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在课堂进行讲评。
(四)辅导
课外辅导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任课教师应做好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包括个别辅导、答疑、质疑、指导学生作业,调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
2、加强对低差生辅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刻苦学习,改进学习方法,跟上进度。指导优等生看参考书,扩大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对因故缺席的学生,要补课。
3、任课教师按排定的时间做好课外辅导工作,辅导后在教室日志上签名。
(五)成绩考核与分析
1、考核的方式与方法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操作等方式。考试可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考试一般安排在期末进行;考查以平时考核为主,不得在期末进行集中考核。
2、考试命题
(1)考试应按教学大纲要求拟定试题,注意覆盖面和教学点,份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通常一般题占60%,较难题占30%,综合应用题占10%。不得出偏题或怪题。
(2)学校要逐步建立课程试题库,考试试题原则上从试题库中选取,暂无试题库的课程,由教研组长指定教师命题,试题不在教研组讨论。
(3)同一课程采用同一学期授课计划,同一教学进度的班级,应采用同一试卷。
(4)每门课程应拟定水平、份量相当的两份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经教研组长审核,教学科(室)主任同意签字后,提前两周送教务科,由教务科任选一份作为考卷,一份留作补考用。
(5)考试课笔试时间为两学时(90~100)分钟。
3、试题保密
(1)教师命题后,除交教研组长和科主任审核外,不得向他人透露,考试前不得给学生划定范围或暗示。
(2)打印、校对、封存和分发试卷工作由教务科指定专人办理,其他人不得介入。
(3)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泄密人员,要给予纪律处分。
4、监考
(1)监考教师应于考试前二十分钟领取试卷,并提前十分钟进入考场,清点人数,宣布考场纪律,分发考卷。
(2)监考教师,可以更正试卷上的差错,回答试卷字迹不清的问题。但不得解释试题和回答有关试卷答案内容的问题。
(3)监考人员应认真监考,严格履行职责,不准在监考中看书报、交谈和做其他事情。
(4)发现学生作弊,应停止其考试,考试后将情况报告教务科,按规定严肃处理。
(5)考试后,监考教师应收齐试卷,认真填写好监考记录,将试卷密封后送教务科。
5、成绩评定
(1)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课和实践性教学考试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
(2)考试课学期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计算;未安排期中考试的课程,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计算。平时成绩必须有五次以上记分平均才能确定。
考查课学期总评成绩,应根据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测验、实验等成绩综合评定,不得只采取一次考试确定考查成绩。
(3)体育课成绩评定,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4)阅卷评分采用同课程教师分题流水作业法,评阅后的考卷和学生成绩表一经上报,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如有疑问,应报教务科长并由其派专人会同阅卷教师查阅试卷,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学副校长审批后执行。
(5)试卷(含设计、论文、综合作业等),统一由教务科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6、试卷分析
(1)阅卷评分结束后,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答卷情况,对命题质量、学生成绩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改进考试方法、命题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2)期中、期末考试后,教研组和教学科(室)要认真组织教师对试卷和考试工作进行分析,教务科要进行重点检查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相应措施。
(学生升级与留级制度,遵照国家教委教职〔1994〕4号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十六、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是中等专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专题论文)等。
(一)实验
1、实验教学是验证、巩固和扩展已学知识,训练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必须切实加强。凡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应全部开出,保证所需时间和质量。
2、实验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观察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3、实验计划,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和授课计划的安排提出,经教研组审查,教学科(室)主任批准,报教务科或实验科汇总后,具体安排实施。
4、担任实验课的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实验指导书,具体要求见第十条第(一)款。
5、指导学生实验应严格要求。实验前检查预习情况,符合要求后才能准予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检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测得数据的准确程度。实验结束时,要验收实验仪器仪表及其他实验用品,认真填写实验教学记录。
6、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要做好预实验,实验后要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根据以下四个方面评定实验成绩:
(1)实验前的预习情况和实验中的表现。
(2)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实验报告的质量。
(4)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成绩,一般可使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四级记分法评定。
7、实验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比例超过20%者,应单列实验成绩,按一门课程的成绩对待,影响升留级。实验课时所占比例低于20%者,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该课程按不及格计。
8、每次实验(演示性实验除外),均应进行成绩考核,期末该实验课成绩取各次成绩的平均值。单列成绩的实验课,可安排考试时间。
(二)实习
1、实习是中等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各级领导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2、实习计划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由专业科提出,教务科汇总,经校长办公会审查同意后,将全校各班级的实习地点、实习性质、主要内容、实习起止时间、实习人数和领队教师等项编成实习计划总表,发至学校各有关部门,并组织实施。
3、实习场所的选择,应以满足实习要求为前提,本着就近就地的原则安排。认识实习、教学实习,尽可能在校内解决,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则应在生产现场完成。
4、实习计划确定后,学校要组织有关教师提前到实习点去熟悉情况,联系落实实习场所,安排实习业务进程和实习师生的食宿等有关事宜。
5、生产实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各主要工种的生产劳动,通过业务操作和实际工作,学习生产业务、管理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劳动观点。
6、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实践性教学,其任务是在生产现场全面熟悉本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范围,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基层生产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
7、实习领队教师和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全面负责,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从严要求,严格管理。定期检查指导完成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情况,考核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实习期间领队和指导实习教师要坚守岗位,深入实际,原则上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认真填写实习日志。
8、学校要加强对实习工作的领导。校长、教务副校长要亲自过问,检查实习准备情况,组织巡回检查,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各有关部门要按时完成本部门负责的工作,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切实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9、实习结束时,实习指导教师要会同实习现场有关负责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实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实习报告质量和完成实习大纲情况等,必要时可进行笔试或现场实际操作考试。
10、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成绩,均应单独载入学生成绩档案,影响升留级。
学生因故未能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毕业时只发给结业证书。参加工作后一年内能按原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并向学校递交实习报告及单位证明的,经学校审定及格后,可补发毕业证书。
(三)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训练使用专业技术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
1、课程设计的选题
(1)课程设计的题目,由任课教师拟定,经教研组讨论后,交科主任审定。
(2)课程设计的选题,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联系生产实际,具有实用性设计的工作量和难度要求,以中等水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为依据,并适当兼顾优等生及学习较差的学生。
2、课程设计的准备
(1)指导教师应根据设计大纲编写设计任务书、设计指导书和设计进程表,并在设计前一周发给学生。
(2)指导教师要向搞设计的学生提供参考书和有关的资料文献清单,图书馆、资料室要做好借阅的准备。
3、课程设计的指导
(1)指导教师应熟悉设计大纲和设计指导书的内容,在课程设计开始时,要上好导言课,向学生讲清设计的目的、任务,应遵循的方针政策,应学习和查阅的规程、规范和参考书,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编写原则,设计总体进程等。
(2)指导设计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帮助学生搞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指导教师要随时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指正,避免有大的返工,并随时作好记录。
4、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课程设计的成绩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
指导教师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1)设计质量、设计说明书及图纸质量。
(2)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程度。
(3)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
(四)毕业设计
参照原煤炭部教育司颁发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设计答辩规程》执行。
十七、德育
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等课程的教学,并经常进行形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要联系学生实际,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国情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要注意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实际、了解国情。要采取切实措施,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十八、体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体育课要有一定比重的理论教学,讲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好早锻炼、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各种体育比赛和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开好每年全校运动会,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和“达标率”。
十九、美育、劳动教育
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要求,将美育、劳动教育列入专业教学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政治教育活动和各种劳动,逐步培养学生无产阶级的审美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十、第二课堂
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要做到组织健全,计划落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有意义,开展正常,有记录,有总结。

第四章 教师业务管理
二十一、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煤炭中等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能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准则要求自己,具有高尚的师德,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二、煤炭中等专业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编制标准》和煤炭部有关学校编制的规定,对教师和实验人员进行定编。学校有关部门应根据发展规模、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诸因素,制订全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及实施办法。
二十三、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对尚不具备相应学历的教师,学校应作出规划,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与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历要求。
二十四、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广博的知识面,在所任学科专业上应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十五、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懂得中专教育规律。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必须补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应根据学校性质,补上相关专业的知识,了解学校有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下现场,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了解生产动态与发展,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二十六、教师每学期应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一般为平均周8~10课时。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应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十七、提倡教师一专多能,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应能开设两门课程。教师每年应撰写1~2篇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十八、学校要重视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与使用,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参加有关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会议,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开阔视野。要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咨询等工作。帮助他们做好教学经验的总结,切实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二十九、教师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至少听课10学时,并做好记录。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积极参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教书育人。
三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高级讲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组织他们进行有目的地听课与讲评活动,让他们参加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与实验室工作,充实实践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分配担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青年教师,学校应先安排时间去现场参加实践活动,并提出严格要求。新教师和新调入教师开课前应由教研组、专业科组织试讲,经评定能胜任教学工作后,报教务科批准方可开课。试讲不合格的教师应限期提高,合格后再担任教学工作。
三十一、学校应按专业和实验、实习的教学要求,选配实验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实验人员和实习指导人员除了应具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应具有中专毕业以上学历,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和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指导人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与实习教学相适应的操作、
维修和测试能力,并指导学生实习。
三十二、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首、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教师考评委员会。专业科应建立以科主任为组长,有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的考评小组。教师的平时考核由考评小组负责,年度考核由考评委员会负责。
三十三、学校应建立和健全教师、实验人员及实习指导人员的考核制度,考核应根据《煤炭中专教师考核标准及考核管理办法》或省教委有关文件,并结合学校专业特点进行。要将平时对教师考核检查的情况与全国考核结合起来。教师的全面考核一学年进行一次。
三十四、教师的学年考核结果应记入本人专业档案,并作为学校选优评先、职务职称评聘、奖金发放、工资晋升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考核成绩偏低的教师应由专业科调查原因,提出要求,限期改进。对确实难以胜任现职工作,短期内又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师,学校应适当调整其工作。

附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报到(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无正当理由逾期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 新生入学登记注册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复查结束后,学校应及时将取得学籍的学生名册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备案。
第三条 经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凡属徇私舞弊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均应取消学籍,退回原地区或原单位。情节恶劣者,应报请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第四条 在新生健康复查中,如发现患有疾病,不能坚持学习,经指定医疗单位诊断,在短期内可以治愈者,由学校批准,回家疗养,保留入学资格一年。疗养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原为职工者,按原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下学年开学前,经县级以上医院和学校健康复查确已病愈者,应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者和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 取消新生的入学资格,由学校会同录取新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确定,并报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备案。
第六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规定日期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未经请假且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章 成绩考核
第七条 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学业方面,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操行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定。考核成绩应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第八条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或四级制(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考试、考查结果是确定学生升留级的依据。
第九条 学校可试行学分制,试行的具体方案由学校提出,经主管业务部门同意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试行学分制的学校,学生按教学计划规定学完某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即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第十条 每学期或每学年考试和考查的课程门数,按教学计划的规定执行。考试题目和方法,由各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
第十一条 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不合格者应重修或补考。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因患有某些疾病或有生理缺陷上体育课确有困难者,经医生证明和教务部门批准,可减少考查项目或免考。
第十二条 学生自学某门课程,经本人申请,并按教学计划要求进行了考核,成绩达八十分(良好)以上,经学校批准,可以免修,考核成绩作为该门课的成绩记载。该项规定不适用于留级生。
第十三条 考核成绩的评定,以期末考核为主,并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结合专业的生产劳动均应进行考核,其办法由各学校自定。
第十四条 学生因故不能参加考试时,须经教务部门批准。凡擅自缺考或考试舞弊(包括协同舞弊者),该课程以零分计,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十五条 凡考核成绩不及格(不合格)或因请假缺考的学生,均应在学校规定的日期内补考。因不及格而补考的,其成绩要注明“补考”字样。学生在校期间,同一门课程的补考不得超过两次。
第十六条 学生操行评定应以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为主要依据。操行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毕业时进行全面鉴定。

第三章 升级与留级
第十七条 学生在每学年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合格者或只有一门课程不及格者,准予升级。
第十八条 同一学年内累计不及格课程(经补考后)二至四门(含四门)者,应予留级。不及格课程门数按下列规定计:
1、凡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核,按一门课程计;
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
3、凡一门课分几个学期讲授,学期、学年都进行考核时,每学年可取其平均值,按一门课程计;
第十九条 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本人申请跳级或提前毕业,并按照跳越年级的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者,经学校批准,并报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可允其跳级或提前毕业。
第二十条 留级生留级前考核成绩达到80分(良好)以上水平的课程,本人提出申请免修时,教务部门可根据该课程的具体情况予以审批。未经批准的,仍须重修。
第二十一条 学生在校期间留级以两次为限(三年及以下学制的,以一次为限);留级生原则上随本专业下一个年级学习;留级生应向学校交付一定数额的培养补偿费,具体标准由学校商有关部门确定。

第四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二十二条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转学或转专业:
1、经学校认可,学生在某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转学或转专业更有利于其能力发挥者;
2、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确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可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3、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学或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4、留级或复学时,本专业无后继班级者。
第二十三条 学生转学、转专业均应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其后按下列规定办理:
1、学生在本校范围内转专业,由学校审核,经主管业务部门同意,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转入其他学校者,须经原学校、转入学校和双方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同意,并报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跨省者须两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抄送转入学校所在地区的公安、粮油部门。
第二十四条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必要时,由学校提出,经主管业务部门批准,报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可以调整部分学生的专业。
第二十五条 转学或转专业时,一般不得从招生录取分数档次低的学校或专业转入录取分数高的学校或专业,不得变动招生时的计划类别;毕业年级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转学或转专业。

第五章 休学与复学
第二十六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经学校批准,可准予休学或令其休学,并发给休学证明:
1、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
2、请假累计超过该学期三分之一(包括理论教学、实习和生产劳动时间)者。
第二十七条 学生休学,每次以一学年为期,两次为限(三年及以下学制的,以一次为限)。
第二十八条 因病休学的学生,应回家休养;病休期间的医疗费用由本人自理;休学学生的户口不迁出学校。
第二十九条 学生休学期满后,应于学年或学期前一个月向学校申请复学,经学校审查批准后,原则上随原专业的下一个年级学习。因病休学的学生,在复学时,必须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并经学校复查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方可复学。
第三十条 学校批准学生休学和复学,均应报主管业务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章 退 学
第三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学校批准,可令其退学或准其退学,并通知家长或有关单位,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备案:
1、同一学年内(或在学期间补考后)考核成绩五门以上(含五门)不及格者;
2、留级、休学次数超过规定者;
3、休学期满后不办理复学手续或虽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者;
4、经学校动员,因病应休学而不休学,且在一学年内缺课超过该学年总学时三分之一者;
5、经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癔病、癫痫、麻风等严重疾病及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6、在校期间又考入其他学校(指占用本校学习时间的各类学校)者;
7、在学期间,擅自结婚或生育者;
8、未经请假又无正当理由,开学后逾两周不报到者;
9、自愿要求退学者。
按本规定所作的处理,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
第三十二条 在办理退学手续时,学校应给退学学生核发退学证明,并根据学习的年限(至少学满一学年并取得相应成绩)发给肄业证书。未经学校批准擅自离校者,不发给退学证明和肄业证书。取消学籍和退学的学生,不得申请复学。
第三十三条 退学学生的户口应退回原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七章 纪律与考勤
第三十四条 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十五条 学生不得抽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凡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适当处分。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上课、自习、实验、实习、设计、劳动和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等,均应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或超假者,均以旷课论处。对旷课学生应令其检查,并根据其旷课的时数、情节和认错态度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

第八章 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七条 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锻炼身体、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分别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并给以一定奖励,有关材料应存入学生的档案。
第三十八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可视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分为下列五种:(1)警告;(2)记过;(3)留校察看;(4)勒令退学;(5)开除学籍。
第三十九条 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其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不改者,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可酌情给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1、反对党的基本路线,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破坏安定团结,造成严重后果者;
2、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3、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
4、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偷盗等屡教不改者,品行恶劣、道德败坏,造成较严重后果者;
5、违反校纪校规,情节极为严重者;
6、一学期旷课超过七十二学时或在学期间旷课累计超过一百零八学时(旷课一天,按六学时或当天实有课时计)者。
第四十一条 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诉、申辩和保留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
第四十二条 对受处分的学生,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除外,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以撤销其处分。
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的档案,撤销处分后,原则上可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四十三条 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业务部门备案。对于争议较大的决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进行调查了解,并做出裁决。
第四十四条 勒令退学的学生,可发给学历证明;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历证明。凡被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学生,其户口均应迁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所在地。

第九章 毕 业
第四十五条 具有学籍,思想品德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由其授权的下一级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未经验印的毕业证书一律无效。
第四十六条 毕业时,经补考后不及格课程未达到留级规定者,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可在一年内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参加补考一次,补考成绩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因品德评定不合格者或毕业前受留校察看处分者,作结业处理,一年后经由用人单位或所在地区作出鉴定,达到合格者或可撤销处分规定者,换发毕业证书。凡毕业时作结业处理,后又取得毕业证书者,毕业时间自换发毕业证书时算起。
第四十七条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含结业生)通过以下途径就业:国家任务生(定向生)应服从国家的分配和安排,在条件许可的地方或部门亦可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委托培养生按入学时与有关方面签订的合同办理就业事宜;自费生原则上自谋职业,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对凡应服从分配而不服从分配者,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服从分配者或逾期三个月不去报到者,应向学校缴纳一定数额的培养补偿费,其分配资格应予取消。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教育部(79)教专字004号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过去各级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或补充规定,如与本规定不符,一律以本规定为准。过去已按原有规定办理的事项,均不再变更。
第四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制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解释。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